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

2014年1月2日

一首完美的歌─向大師李泰祥致敬

一首完美的歌─向大師李泰祥致敬


馬世芳 廣播人文字工作者

齊豫演唱李泰祥作曲的專輯《你是我所有的回憶》(1983),始終是樂迷圈子裡「神話級」的絕版珍品,甚至有人說它是「華語歌曲中最難尋找的唱片」這張專輯當年最早只有黑膠唱片和錄音帶,幾年後金聲唱片公司曾委託日本三洋刻片發行CD,上市時間很短,數量稀少,二手市場價格已經炒到一張近千美元,而且多得是搶破頭的藏家,不乏來自香港大陸的發燒級「李迷」、「齊迷」。

齊豫、李泰祥的相遇,簡直是天雷勾動地火七八年,齊豫空前絕後同時拿下了兩大民歌比賽:「金韻獎」、「民謠風」的冠軍,李泰祥聽到這位台大人類學系女孩的歌聲,認為他終於找到了最完美的聲音,足以詮釋他那些難以歸類走在「藝術歌曲」與「通俗歌曲」中間的創作。七九年《橄欖樹》的唱片封面,我們第一次看到「李泰祥作曲編曲、指揮」如此大氣的副標──以前「流行歌曲」專輯哪裡見過這等陣仗!這對師徒就這樣為台灣流行音樂史硬生生炸開了一條奇崛險絕、直探雲霄的新路
大師淘汰曲 齊豫救回
《你是我所有的回憶》當年是電影《今年的湖畔會很冷》插曲據說電影公司的人初次聽到這首歌,都震撼得傻了,還有人想建議導演乾脆為了這首歌把整部片子改名為《你是我所有的回憶》倒是李泰祥堅決反對,認為氣質不大合:很難想像,當初它竟然是被李泰祥扔進字紙簍的「淘汰品」,差一點,人世間就沒有這首歌了
據李泰祥回憶:他初初譜好這曲旋律,並沒有朝「情歌」感受去寫的意思。寫完看了看,覺得「沒達到標準」,就順手一揉,扔了不久齊豫到他家拜訪,順手撿起他扔掉的譜,照著彈了彈、哼了哼。李泰祥聽著聽著,又覺得這首歌「其實還可以」, 就把它給救下來了。
假如你當年買過這張專輯,一定記得這首歌標註的是「李泰祥作詞作曲」。事實上,作詞者另有其人(但李泰祥並非故意掠人之美,實在是不得已)──侯德健。
《你是我所有的回憶》歌詞極之漂亮,然而它竟是在完全沒靈感的狀況下硬擠出來的侯德健說,當時填詞時間極為緊迫,偏偏腦筋一片空白,不知從何寫起──這首歌的旋律完全沒有流行歌曲習見的「主歌」「副歌」,沒有反覆重複同一段旋律的「副歌記憶點」。他得配合這刁難的曲勢,寫出足以匹配的意象苦也!
什麼都沒有,他只好先從歌名開始想:《你是我所有的回憶》。既然是回憶,有情人必不能相見那麼這思念的場景,索性讓它淒風苦雨吧。風裡飄著雨雨裡也吹著風,就這樣,寫出了頭兩句:雨在風中,風在雨裡/你的影子在我腦海搖曳
外間風雨飄搖,而在我心底,你的模樣也正款款晃漾「搖曳」,多好的意象接下來,侯德健重複了開頭兩句的意象,略作變化,雨絲綿延,風吟不歇,纏綿啊纏綿。然後呢,先讓風雨停一下再說:雨下不停風,風吹不斷雨/風靜雨停,仍揮不去想念的你
風雨停了,又不知道還能做什麼,那就讓風雨再颳起來吧,主角的感官才有依託,最後當然是用歌名收結,作為「詩眼」:
看小雨搖曳,看不到你的身影/聽微風低吟,聽不到你的聲音/眼睛不看,耳朵不聽/你是我所有的回憶
殺青,完工交卷侯德健竟然就這麼寫出了一首對仗平衡無懈可擊的詞,語言凝鍊,卻也意味深長,真不愧是一代才子。
侯德健填詞意象絕美
唱片錄完,發行在即,驟然傳來新聞:侯德健瞞著所有人,拋妻棄子,從台灣「出走」,取道香港,進入中國大陸──那可是「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」兩岸徹底隔絕的八三年啊,他是真的破釜沉舟,不打算回來了侯德健的出走(此岸目為「叛逃」,對岸譽為「回歸」)留下一堆爛攤子,大大攪亂了樂壇這池水:他寫的歌一夕之間從電台電視消失,包括前兩年反覆播到人人耳朵長繭的《龍的傳人》《你是我所有的回憶》若是掛上侯德健三個字,絕不可能通過新聞局審查,唱片也不用發了。
唱片公司苦惱之餘,央求李泰祥掛名作詞人,以利審查李泰祥再怎麼不願意占侯便宜,也明白箇中情勢比人強。他想:要不然這樣吧,我替他改幾句歌詞,至少也算參與了作詞工作,掛名比較不心虛畢竟李泰祥向來不憚於修整詩人詞人的文字,有時甚至整段改寫,只要能讓音樂表現更好。
沒想到,這首詞,李泰祥沉吟再三,仍下不了手:侯德健的歌詞意象太緻密對仗太完美,連一個字都動不了。最後,這首歌仍然原樣完整保留了下來李泰祥硬著頭皮掛名作詞,一切只為讓這首美麗的歌能順利問世。他想:小侯也會諒解的吧!
三十年過去,我們聽這首歌,仍被它雍容燦爛不可方物的美深深震懾。謝謝李泰祥侯德健和齊豫,給了人世間這麼一首完美的歌──它的每一個字、每一顆音符,都不可能更好了。

(本文節錄自439期財訊雙週刊 謹以此文為這位永遠的大師致敬

自由電子報-音樂大師 李泰祥走了!


 音樂大師 李泰祥走了!   2014-01-03
致力古典音樂通俗化 影響樂壇
〔記者趙靜瑜、王凱琳╱綜合報導〕音樂大師李泰祥,昨天晚上八點半病逝於新店慈濟醫院,享年七十四歲。消息傳出,文化界與演藝圈都相當痛心。李泰祥小女兒李若菱表示,本月五日在台南文化中心的「橄欖樹下的黃金歲月」音樂會將如期舉行,只是從李泰祥的音樂發表會變成了紀念音樂會。
李泰祥去年十月底身體狀況不佳,被家人送往新店的慈濟醫院急診,後因甲狀腺癌導致病情惡化,住進安寧病房。
李泰祥的弟弟李泰銘說,哥哥是在睡夢中因呼吸中止安詳過世,感謝院方悉心提供醫療照護,至於告別式日期尚未安排,會再對外說明。
李泰祥一生才華洋溢,創作無數。他的浪漫多情更為業界傳誦,強烈燃燒的愛情,帶給他無盡的甜蜜、歡愉、失落與苦痛,一次次成為他音樂中的養分。
「燈火輝煌的夜裡 沉沉睡去」
李泰祥受過扎實西方古典音樂訓練,總是從自己生長的土地去尋找靈感,更致力將古典音樂通俗化,讓更多平民擁抱與接受學院音樂。所以他願意為流行歌手寫歌,也曾為電影配樂,他創作的「橄欖樹」、「走在雨中」、「一條日光大道」到「告別」,從七○年代以來已成全民情歌,昨天在睡夢中辭世,似已應驗了「告別」歌詞中所唱的:「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…就這樣沉沉的睡去,淚流到夢裡,醒了不再想起。」
一九四一年生於台東馬蘭部落,李泰祥是阿美族原住民,從小家境貧苦,考入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國立藝專的美術印刷科,而後轉入音樂科,主修小提琴。當年由於家境不好,李泰祥住在倉庫,睡在書架上。新象藝術創辦人許博允說,他還記得當時李泰祥父親交給樂界大老許常惠的學費,竟然是一頭牛,可見家境窘迫。
阿美族原民 病魔纏身不忘創作
李泰祥的創作極多,從規模來看,從交響樂團的完整編制、舞劇、歌劇到小型的室內樂都有;從創作技巧來看,李泰祥不但有浪漫派、印象派的思維,也有無調性甚至電子音樂的創作;風格上更是無從定類,最嚴肅的藝術音樂到最通俗的民歌與流行音樂都可以自由進入,毫無罣礙。
李泰祥在音樂事業顛峰之時卻罹患了帕金森氏症,但他沒有被擊倒,與病魔對抗了廿多年。他曾形容自己「腦子動得比身子快」,生病以後,「在音樂創作上的難度增加了十倍。」為了訓練肌肉的穩定,減緩惡化的速度,李泰祥學著寫書法,牆上貼的習作,一筆一畫之間,都是他對抗病魔的痕跡。每天吃藥過後的兩到三小時,是李泰祥最可以創作的時候,但他常忘記按時吃藥。
《橄欖樹》《告別》成傳唱名曲
藝術家不善理財,李泰祥一生均無置產,也不懂得爭取權益,「橄欖樹」傳唱多年,紅遍華人世界,他卻從沒有拿到過任何翻唱的版稅。李泰祥總是這樣認為:「別人肯演出你的作品,已經要感謝了,哪還想到要給版稅。」
沒有李泰祥,台灣樂壇甚至整個華語樂壇就不算完整,李泰祥的出現成就經典,成就了許多至今依然深受歡迎的歌手,也滿足了樂迷挑剔的耳朵。
李泰祥晚年唯一掛念的,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在家人兒女的整理下重新出版,讓自己的音樂可以持續被聽見。

自由電子報

從 Evernote 傳送記事
Categories:

0 意見: